目錄
概論
運動對於健康確實至關重要,但支氣管收縮問題是許多人在運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之一。這對一般民眾可能是暫時性的不適(如:呼吸急促),但對氣喘患者則可能構成嚴重的風險。當運動引起支氣管收縮,導致氣喘發作時,我們稱之為「運動誘發性氣喘(Exercise-Induced Bronchoconstriction,EIB)」。這可能引起呼吸急促、咳嗽、喘不過氣和胸悶等症狀,甚至造成嚴重的氣喘發作,對患者的健康安全構成危害。
然而,透過醫療團隊的專業協助,氣喘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這些風險,譬如:
- 運動前熱身:適當的熱身可以幫助預防運動誘發性氣喘。輕度的有氧運動,如快步走或慢跑,能夠幫助支氣管擴張,預防在運動中出現支氣管收縮。
- 選擇合適的運動:適合氣喘患者的低強度運動包括游泳、騎自行車或瑜伽等,某些運動可能比其他運動更容易誘發氣喘症狀。氣喘患者應盡量避免在極冷或極熱的環境下進行高強度運動。
- 適應性訓練:定期進行有計畫的運動能夠增強呼吸系統的適應性,減少運動誘發性氣喘的發生。
- 監測症狀:氣喘患者在運動期間應密切留意自己的症狀。如果出現任何不尋常或嚴重的呼吸困難,應立即停止運動,並尋求醫療協助。
除此之外,藥師在面對運動誘發性氣喘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透過指導氣喘患者正確使用支氣管擴張劑,可以確保藥物達到預防及治療的效果,幫助預防氣喘的發生!
流行病學與危險因子
根據國健署民國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報告,未滿12歲氣喘兒童,氣喘盛行率為5.6%。其中,有9.2%的兒童在一年內因氣喘發作而需要就醫急診。對於12歲以上的氣喘患者,有22.6%在一年內曾經發生氣喘發作。
運動誘發性氣喘的危險因子包含過敏性鼻炎、接觸過敏原、空氣汙染及個人的氣喘病史等。此外,環境的濕度和溫度也可能影響運動誘發性氣喘的發生率,尤其在乾燥和寒冷的環境中運動時更容易引發症狀。
運動誘發性氣喘發作機轉
當呼吸道表面液體因運動引起的過度換氣而變得乾燥,便可能誘發咳嗽與增加黏液分泌。水分從細胞中移出以增加黏液分泌,維持氣管濕潤,但同時會造成細胞收縮,導致組織胺、前列腺素以及白三烯素等發炎物質的釋放。此外,冷空氣會刺激支氣管中的膽鹼接受器,導致平滑肌張力上升以及增加粘液分泌。綜合這些原因,運動時容易導致支氣管收縮,進而引發氣喘發作。
運動誘發性氣喘發作症狀
運動誘發性氣喘發作與一般的氣喘發作在症狀上相似,但通常在運動後的5-10分鐘出現。患者會出現胸悶、呼吸短促、咳嗽、喘不過氣和呼吸困難等症狀。這些症狀通常在發生後30-90分鐘內逐漸緩解。
運動誘發性氣喘發作治療
針對單純運動誘發性氣喘的患者,可以在運動前5-20分鐘使用短效乙型交感神經刺激劑(SABA)吸入劑來預防發作。對於同時患有氣喘的患者,除了運動前使用SABA吸入劑外,還需要每天使用吸入性類固醇。對於季節性過敏的患者,建議搭配口服抗組織胺藥物的使用。
如果僅使用SABA無法有效緩解運動誘發性氣喘發作,醫師可能會添加白三烯素受體拮抗劑(LTRA)來進行治療。此外,對於每天都會從事運動的患者,醫師可能會開立LTRA來避免對SABA產生耐受性。雖然LTRA能夠預防氣喘發作,但無法像SABA一樣快速緩解支氣管收縮,因此仍建議患者隨身攜帶SABA吸入劑,以防止氣喘發作。
不同的吸入劑產品在使用方式上可能有所不同,部分產品在使用前需要進行排空,才能順利釋放藥物。粉狀吸入劑和噴霧狀吸入劑在使用技巧上也有所差異,而使用含有類固醇的吸入劑後,建議進行漱口,以避免鵝口瘡的副作用。患者在取得吸入劑時應諮詢藥師,了解正確的使用技巧,以確保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!
此外,透過改變生活習慣,也能夠減少運動誘發型氣喘發作的機率。以下提供一些生活型態調整的建議:
- 運動前確實暖身
- 戒菸
- 規律運動及保持健康的體重
- 在寒冷環境運動時配戴口罩或圍巾
- 改善心血管健康,以減少運動時每分鐘所需要的通氣量
- 補充維他命C及魚油
- 氣喘控制不佳時,建議謹慎或暫時避免從事劇烈運動
運動誘發性氣喘可能對患者造成困擾,但透過專業的醫療團隊協助和適當的治療方法,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症狀,並在運動中保持安全!
Ref.
- Paul M O’Byrne. Exercise-induced bronchoconstriction. Post TW, ed. UpToDate. Waltham, MA: UpToDate Inc. http://www.uptodate.com.(Accessed on July 19, 2023.)
- Aggarwal, Bhumika, Aruni Mulgirigama, and Norbert Berend. “Exercise-induced bronchoconstriction: prevalence, pathophysiology, patient impact,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.” NPJ primary care respiratory medicine 28.1 (2018): 3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