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撰文 | 張中維藥師
傷口包紮似乎是一個簡單的步驟,但實際上其中有許多要注意的細節。正確的包紮不僅能隔絕傷口與外界的直接接觸,還能避免感染,並加速傷口的癒合。傳統觀念曾認為傷口必須保持乾燥,然而新的研究表明,保持傷口濕潤才能提供更有利的癒合環境。本文整理了傷口癒合所需的關鍵要素,並比較現代敷料與傳統紗布的差異性,以供參考。
傷口癒合四階段
傷口癒合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,通過不同的階段來恢復組織的完整性。根據癒合的時間和性質,傷口可以分為急性(acute wound)和慢性傷口(chronic wound)。急性傷口通常是由外傷或手術所引起,這類傷口能夠按照特定的時序逐步癒合。至於超過4-6週仍未癒合的傷口,則被歸類為慢性傷口。慢性傷口通常與褥瘡、潰爛或燒燙傷有關,這些情況容易導致發炎過程延長,甚至形成生物膜(biofilm),使傷口難以按照正常時序進行修復。
傷口的癒合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關鍵階段:
- 凝血、止血期:在傷口癒合過程的起始階段,血管會迅速收縮,促使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在傷口的周圍,形成血塊,以達到止血的目的。
- 發炎期:免疫細胞移動到傷口周圍,清除受損組織和抵抗外來細菌。發炎是傷口癒合過程中的必要步驟,但過度的發炎卻可能會導致傷口無法順利進入下一階段。
- 增殖期:新的組織和血管開始形成。纖維母細胞會產生膠原蛋白,並形成結締組織,這有助於填補傷口,使其結構恢復完整。同時,新的血管也會生成,以提供足夠的氧氣和營養物質,促進傷口癒合。
- 成熟期:膠原蛋白逐漸重塑,傷口的強度增加,使其能夠承受日常的機械壓力。
個人的身體狀態會影響傷口的癒合速度,如營養不良、年齡較大、吸菸、患有慢性疾病以及末梢血管阻塞,可能會妨礙傷口組織獲得足夠的養分和氧氣。這種情況下,傷口可能會停滯在發炎階段,無法順利進入下一階段,進而影響傷口的修復。
使用敷料的重要性
傷口敷料應具備以下功能:
- 提供或維持濕潤環境
- 增強表皮遷移
- 促進血管和結締組織生成
- 保持傷口組織與環境間的氣體交換
- 提供對抗細菌感染的保護
- 應不沾黏傷口,可以在傷口癒合後順利取下
- 無菌、無毒及不刺激皮膚
傳統的傷口敷料,如紗布、膠布、繃帶和棉花等,在吸附傷口滲出液後容易附著於傷口上,更換敷料的過程可能導致新生的肉芽組織或上皮細胞再度受到損傷,影響癒合速度。此外,傳統敷料無法維持適當的濕潤度,這可能不利於傷口的康復。因此,具有先進配方的現代敷料逐漸取代了傳統敷料。這些現代敷料能夠更好地滿足上述功能要求,促進傷口的癒合。
如何選擇適合的現代敷料?
現代敷料的種類多樣(如:人工皮、親水性膠體敷料、親水性纖維敷料、泡棉敷料及薄膜敷料等),選擇適合的敷料對於傷口的癒合至關重要。以下是一些挑選現代敷料的指南:
1、傷口性質:根據傷口的性質和深度,選擇適合的敷料類型。例如,淺層、滲出液少且快要復原的傷口可以使用人工皮,而有大量滲液的傷口則需要具有吸附滲液功能的敷料。
2、滲液量:根據傷口的滲液量,選擇敷料的吸液能力。親水性膠體敷料和親水性纖維敷料能有效吸收滲液,適用於有較多滲液的傷口。
3、濕潤環境:傷口在濕潤環境中癒合更迅速。親水性凝膠敷料和親水性纖維敷料能夠維持傷口的濕潤狀態,促進傷口癒合。
4、壓力分散:對於受壓傷口,選擇能夠提供壓力分散功能的敷料,如泡棉敷料,有助於減輕壓力對傷口造成的疼痛感。
5、檢查需求:如果需要定期檢查傷口的情況,薄膜敷料可能是一個合適的選擇。薄膜敷料具有半透明特性,可以在不取下敷料的情況下觀察傷口的癒合情況。但薄膜敷料吸收滲出液效果較差,因此不適合用於仍有大量滲出液的傷口。
除了材質的差異性外,部分產品會添加銀離子,以抑制細菌生長,降低傷口感染風險。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進步,我們有更多選擇來確保傷口能夠得到最佳的照顧。現代敷料的種類多樣,功能也越來越多元,能夠提供更好的保護來促進傷口的癒合。然而,選擇合適的傷口敷料並不僅僅依賴於敷料本身,還需根據傷口的具體情況和個人需求做出判斷。
儘管選擇適合的敷料有助於傷口的癒合,但在護理過程中,仍然需要密切關注傷口的情況。如果觀察到傷口周圍出現明顯紅腫、發熱、分泌物變多、出現異味,甚至可能伴隨發燒等症狀,這意味著傷口可能受到感染。在這種情況下,應儘早回診檢查,以確保傷口得到適當的治療。
自動引用通知: 少年維特藥學部落格 | 中暑神藥「濟眾水」究竟是什麼成分?為什麼能夠緩解中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