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哪裡買妙利散?藥師解析妙利散菌株特性與服用方式

妙利散為日本ミヤリサン製薬株式会社製造的一款益生菌,除了在日本屬於處方藥(醫師開立處方箋才能使用的藥物),而在台灣則屬於指示藥品(不需要醫師處方箋,但必須在醫師、藥師或藥劑生的建議指示下才能使用的藥品)。雖然屬於藥品,妙利散為成分很單純的益生菌產品,僅含有一種益生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MIYAIRI,一包含有40mg。

妙利散的主要作用

妙利散適應症為:緩解輕度腹瀉、腹痛及便秘、整腸(調整排便)、軟便。一天3至4次,或需要時服用。

年齡劑量
12歲以上每次1包
6歲以上未滿12歲每次半包
3歲以上未滿6歲每次四分之一包
3歲以下請洽醫師診治

短鏈脂肪酸的產生

C. butyricum MIYAIRI 588(CBM 588) 主要透過發酵未被宿主消化的膳食纖維,產生短鏈脂肪酸,尤其是丁酸(butyrate)。丁酸能夠:

  • 降低腸道pH值,抑制病原菌生長​。
  • 提供腸道上皮細胞能量,促進腸黏膜修復與屏障功能​。
  • 調控免疫反應,降低腸道炎症​。

調節腸道菌群

CBM 588 能夠提升腸道內有益菌(如:雙歧桿菌、乳酸桿菌)的數量,同時抑制腸道內潛在病原體,如艱難梭菌、病原性大腸桿菌等​。

預防與治療抗生素相關腹瀉

抗生素使用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衡,進而引發腹瀉。研究顯示併用 CBM 588 者,抗生素性腹瀉發生率顯著降低。CBM 588 可幫助維持腸道有益菌種(如:雙歧桿菌)並減少抗生素引起的腸道菌群失衡​。

抑制艱難梭菌感染

艱難梭菌感染是醫院內常見的抗生素相關感染,與嚴重腹瀉及腸炎相關。CBM 588 透過以下機制抑制艱難梭菌感染:

  • 產生 SCFAs 降低艱難梭菌生長與毒素生成​。
  • 與艱難梭菌共培養時,能顯著降低毒素 B(TcdB)的產生,且此作用依賴於菌株之間的直接接觸,而非分泌性物質​。
  • 在小鼠模型中,CBM 588 可增強腸道免疫,減少艱難梭菌定殖,降低感染致死率​。

幽門螺旋桿菌(H. pylori)感染的輔助治療

CBM 588 可能透過以下方式抑制 H. pylori 感染:

  • 改善腸道菌群,增強益生菌對抗幽門螺旋桿菌的能力​。
  • 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動物模型中,CBM 588 的使用可減少炎症反應,降低胃腸道病變的發生​。

服用妙利散有健康風險嗎?

C. butyricum MIYAIRI 588(CBM 588) 是一種經過臨床驗證的益生菌株,常見於藥用益生菌。該菌株不攜帶抗生素抗性基因,也未被發現與肉毒桿菌毒素、產氣莢膜梭菌毒素等相關,被認為是「安全」的。

然而,2024年的一篇日本臨床研究指出,CBM 588 也可能與菌血症有關,特別是在住院病患和免疫功能受損者身上。

根據日本大阪大學醫院的回溯性研究(2011 年至 2023 年),研究人員分析了 6,576 例血液培養陽性個案,結果發現其中 5 例(0.08%)為 C. butyricum 菌血症。進一步的基因定序分析顯示,這些臨床分離株與益生菌 CBM 588 具有高度基因相似性,意味著這些病例的感染源可能來自患者服用的益生菌。

這 5 名患者皆為住院病患,其中 4 人有免疫功能低下的情況,包括:

  • 2 人接受器官移植(腎臟和肺臟移植)
  • 1 人正在接受化療(胃癌與食道癌)
  • 1 人因皮肌炎(Dermatomyositis)接受多重免疫抑制治療

根據這份最新研究,我會建議免疫功能低下者(如:癌症病人、接受器官移植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)、近期有腸道手術史、腸道潰瘍或嚴重胃腸感染者、長期住院或有導管置入者應謹慎評估是否適合使用妙利散

日本與台灣妙利散版本差異

日版與台版妙利散的外盒包裝以及粉包上印製字樣皆有不同。日本版本為綠色外盒,一盒有630包;台灣版本則是粉紅色外盒,一盒有42包。不過兩款的成分是相同的,皆為 CLOSTRIDIUM BUTYRICUM MIYAIRI 40 mg。

日本與台灣妙利散版本差異
日本與台灣妙利散版本差異
日本妙利散仿單資訊
日本妙利散仿單資訊
日本妙利散仿單資訊
日本妙利散仿單資訊
台灣妙利散仿單資訊
台灣妙利散仿單資訊

日本哪裡可以購買妙利散?

在日本,妙利散屬於處方藥品,正規取得管道需透過醫師開立處方才能夠合法取得,故連鎖藥妝店(如:松本清、大國藥房、Welcia藥局等等)基本上都是購買不到的。不過部分單點藥局仍有機會自費購買,若有需求,建議向當地藥局諮詢詳情,或追蹤私訊少年維特藥師IG。(無提供代購服務)

💡貼心提醒:自行於海外購買藥品,使用後如發生副作用,將不適用台灣《藥害救濟法》保障。使用前應謹慎評估風險,並建議事先諮詢醫師或藥師,以確保用藥安全。

參考資料

  1. Minoda Sada R, et al. Clostridium butyricum Bacteremia Associated with Probiotic Use, Japan.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, 2024.
  2. Ariyoshi, T., Hagihara, M., Takahashi, M., & Mikamo, H. (2022). Effect of Clostridium butyricum on Gastrointestinal Infections. Biomedicines, 10(2), 483. https://doi.org/10.3390/biomedicines10020483
  3. Woo, T. D. H., Oka, K., Takahashi, M., Hojo, F., Osaki, T., Hanawa, T., Kurata, S., Yonezawa, H., & Kamiya, S. (2011). Inhibition of the cytotoxic effect of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 vitro by Clostridium butyricum MIYAIRI 588 strain.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. https://doi.org/10.1099/jmm.0.033423-0
  4. Seki, H., Shiohara, M., Matsumura, T., Miyagawa, N., Tanaka, M., Komiyama, A., & Kurata, S. (2003). Prevention of antibiotic-associated diarrhea in children by Clostridium butyricum MIYAIRI. Pediatrics International, 45(1), 86–90. https://doi.org/10.1046/j.1442-200X.2003.01671.x

延伸閱讀